淄博青藍勝教育咨詢有限公司
電話:18560919357
地址:淄博市張店區聯通路26號東方之珠
微信:qidianxinlizixun2017
聽過夢游、說夢話、打呼,睡覺不安分,但是您聽過睡覺發短信嗎?
現在的青少年卻在經受另外一種疾病——“短信病”:一邊睡著,一邊在發著短信,F在,這個現象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。有人說這種所謂的“夢中發短訊”的現象是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的體現之一。有的年輕人過度忙于發短信、留言或穿梭于如微博、微信等社交網站里,他們甚至可以連續數小時不間斷全身心地投入到打信息當中去。
這種打字狀態也會出現在睡眠中短暫的清醒階段,人們醒后甚至不會記得曾這么做過。就像有時候你會把鬧鐘按下繼續睡覺卻全然不記得這么干過一樣。
與“機”共眠很常見
這是皮尤調查中心(Pew Research Center)在2009年9月完成的一項青少年與移動電話的調查;其間電話采訪了800名介乎12-17歲之間的擁有手機的美國青少年以及他們的父母。
調查發現,在擁有手機的青少年中,有百分之84的人曾與手機同床共枕。年長的青少年(百分之86)比年幼的青少年(百分之78)更可能與手機共眠。而且,此現象在非裔青少年(百分之91)和來自于家庭收入低于$50,000(約等于320,000元)(百分之89)的青少年更明顯。而青少年“與機共眠”的驅動力是打短信。那些用手機打短信的青少年“與機共眠”的可能性比那些不太打短信的青少年高百分之42。
青少年與機共眠的原因,很大一部分是把手機當做鬧鐘來用。研究者采訪過幾個男孩,下面是他們的回答:
男生1號:我總是想隨時隨地看時間,但是我不戴眼鏡的話真的會看不到鐘,所以我晚上不關機都是為了看時間。
男生2號:手機、鐘表不分家。
男生3號:這就是我的鬧鐘。
好吧,雖然手機的鬧鐘功能是與機共眠的一個“正當理由”。但是我們都知道,這也有可能是一個“理由”罷了。
服用鎮定藥,病更重
調查還發現,在睡前服用鎮定類藥物的情況下,出現短信病的幾率更大,例如,當你在服用安眠類藥物的情況下,你在夢中打短信的風險可能會更高一些。此外,夢中打短信可能也是睡眠障礙的表現之一。但是,更多時候人們面臨的棘手的后果往往不是病本身,而是——二天早上,你不得不為你昨晚所發出的短信負責。
事實上,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。如果你也有睡覺發短信的癥狀,只需在睡覺時別把手機攥在手里,或者在睡前就把手機放得離床遠遠的就可以了。